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考研 - 考研院校 - 正文

 
2011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9-3 【字体:小 大】
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人数
   
    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2个,2011年我校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含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硕博连读研究生)700名(实际招生人数以当年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包括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生。面向全国招收有志献身于中医药科学事业的报考青年。
   
    二、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
   
    纪守法、人格健全、身体健康。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网络教育、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类别的应届生)或往届本科毕业生(本科生毕业时须获得学士学位,入学报到时出示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书);成人高考本科毕业生必须获得学士学位(报名时需提供学士学位证书)。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态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
   
    三、报名
   
    (一)报名形式:全国统一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相结合
   
    (二)报名时间:
   
    网上报名时间:2010年10月10日至31日
   
    现场报名(照相)时间:2010年11月10至14日(具体日期按国家教育部规定,请考生密切留意)
   
    (三)报名地点:
   
    网上报名网址:http://yz.chsi.com.cn(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上报名程序请考生密切留意有关通知;
   
    现场报名地点由各省市招生办公室指定。广州地区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请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招生办”报名点。
   
    (四)报名注意事项
   
    1、我校2011年招收硕士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学位两类。考生报考时,请一律按专业(代码)、研究方向(代码)填写,代码不得漏填。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分别按不同代码填写。
   
    2、2011年我校将在全国率先试点开展“卓越医师教育计划",按"硕博连读,中期考核、五年贯通"的形式,招收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卓越班”,第一类卓越拔尖创新人才(备注栏标★),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通过五年一贯的培养,产生一批高水平的博士学位论文;第二类卓越中医师,以培养"卓越中医师"为目标,按临床专业学位培养模式,通过名师与名医、临床轮训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培养一批高层次的临床卓越中医医师(备注栏标▲并加注导师姓名)。卓越班各研究方向所接收推免生需参加卓越班统一复试后根据综合排名录取。
   
    3、考生必须如实、准确填写报名信息,不得弄虚作假,一旦发现考生提交的报名信息不实,影响正常考试和录取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4、考生提交报考信息时,必须准确、详细填写本人通讯地址(省、市、县、门牌号<信箱号>、邮编等)和联系电话,准考证、成绩单、通知书等一律按本人所填写的该地址邮寄。
   
    推免生必须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确认。
   
    报考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和口腔研究方向按中西医结合报考执业医师。
   
    四、考试科目
   
    初试: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科目设置的通知精神:医学学科门类初试考试科目为三门、其他学科门类初试考试科目为四门。
   
    医学学科门类(代码:10):
   
    含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中药学、药学等(初试科目三门)
   
    (一)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科目:
   
    1政治(100分)
   
    2外语(英语或日语)(100分)
   
    3综合科目(300分)
   
    (1)中医综合: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等(请参考教育部2011年[中医综合]指定考试大纲)
   
    (2)西医综合:涵盖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外科学等(请参考教育部2011年[西医综合]指定考试大纲)
   
    (二)我校命题的考试科目:
   
    综合科目(300分):
   
    (1)中药综合:含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
   
    (2)药学综合:含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
   
    其他学科门类:
   
    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初试科目四门)
   
    (一)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科目:
   
    1政治(100分)
   
    2外语(英语一或日语)(100分)
   
    (二)我校命题的考试科目:
   
    3综合科目(150分):
   
    (1)中医基础理论
   
    (2)西医诊断学基础
   
    (3)管理学综合:含公共管理学、管理学、管理心理学
   
    (4)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
   
    (5)马克思主义理论
   
    4专业基础课(150分)
   
    (1)社会医学
   
    (2)科学技术发展史
   
    (3)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复试:
   
    1、专业课笔试和面试;
   
    2、外语听说能力测试:由学校各导师组自行组织,听说能力测试成绩均计入复试成绩。
   
    五、考试时间
   
    初试:2011年1月(具体时间按国家教育部规定)
   
    复试:2011年4月(具体时间以复试通知为准)
   
    六、培养经费及学习期间待遇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录取类别包括:计划内(非定向)研究生、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研究生。
   
    1、国家计划内非定向硕士生,培养经费及学习期间待遇按当年有关规定执行。
   
    2、委托培养硕士生,在学期间的工资、医疗费等其他福利待遇由考生单位负责,并向我校交纳委托培养费每人每年8000元,一次性缴纳24000元/3年。
   
    3、自筹经费硕士生每人每年缴纳培养费8000元,自筹经费生不发放生活补贴,但户口、党团关系、人事档案等可迁来我校。
   
    4、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硕士生在录取前须签订协议书。
   
    5、研究生就读期间,须按规定缴纳住宿费。兼读制研究生收费按学校有关文件执行。
   
    七、毕业生就业
   
    1、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和自筹经费硕士生毕业后,按国家有关规定推荐就业、自主择业。
   
    2、委托培养的硕士生毕业后,按协议书规定回原单位工作。
   
    八、招生专业目录以我校单行本为准。有关招生信息查询网址:http://www.gzhtcm.edu.cn/研究生院,或http://www.gzhtcm.edu.cn/招生就业/研究生招生。
   
    九、我校2011年继续招收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硕博连读研究生(简称“非医攻博”)共20名,接收推免生。请考生密切关注。
   
    十、我校2011年招收港澳台、外籍博士/硕士研究生简章、专业目录另行制订。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热门文章

    考研报名
    考研新闻
    成绩查询
    考研复试
    试题答案
    复试分数线
    考研调剂
    考研录取
    招生简章
    考研大纲
    考研复习
    考研政策
    研究生招生
    模拟试题
    考研院校
    考研专业
    在职考研
    法硕
    同等学力申硕
    博士生
    MBA|MPA
    推免生
    新闻传播硕士
    专业硕士
    考研辅导